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康宁杰瑞的Biotech风范

分类:行业资讯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6-01     访问量:638

创新药的开发,尤其是首创新药的开发,由于最终能否成药的不确定性,往往明里暗里藏着诸多风险。正所谓“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”,也只有能够经得起这种不确定性风险反复淬炼的创新药公司,才能避免与别人争抢低垂的果实,去赢得皇冠上的明珠,最终进化为一家伟大的公司。

 

近期,康宁杰瑞发布公告,称其first in class(FIC)双特异性抗体KN046(PD-L1/CTLA-4)在一项针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研究由于OS未达成统计学显著性差异,暂未能够揭盲。此消息被解读为“KN046的III期开发失败”,也导致康宁杰瑞的市值在短短时间内就缩水了40%。

 

这种因为临床开发的“利空”消息导致股价一夜之间大幅下滑的事件,似乎在中国Biotech公司身上也越来越多见,也有了更多纳斯达克的味道。如果着眼于整个中国创新药产业,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,也是整个行业更加成熟的体现。毕竟做创新药的玩家多了之后,无论是fast follow项目通过对外授权成功出海的成功案例变多,还是首创新药项目的临床开发失利消息增多,显然都是一个概率会增加的事情。我们对于中国新药项目失利的消息也应该能更加接纳,毕竟做me too临床失败的风险是极低的,但是前途呢?

 

再回到KN046这个FIC项目上,它此次公告的III期研究项目真如外界解读的是“已经失败”了吗?我们不妨用一些篇幅试着更加科学地理解一下这件事情,也体会一下创新药研发的风险。

 

首先交代一下试验背景,这项针对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I期研究主要评估KN046联合含铂化疗 vs. 安慰剂联合含铂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性,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总生存期(OS)。康宁杰瑞曾在2022年3月宣布这项研究在第一次期中分析时达到了预设的PFS主要终点,并计划依此提交上市申请。业内由此也对该研究能够达到OS终点抱有较大期待,如果PFS获益能够转化成OS获益,KN046成功上市也就胜利在望了。

 

但是此次并没有等到“OS达到主要终点”这种毫无争议的研究成功消息,这个结果固然有些遗憾,但“暂未能够揭盲”是否就等于KN046的III期研究已经失败了呢?当下恐怕也不能直接下这样一个结论。从临床试验数据统计的角度简单理解的话,就是当前收集的患者死亡事件尚未实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OS曲线分开。这个结果也跟KN046-301研究启动时的背景有关,2019年时PD-(L)1药物并未大范围普及,因而康宁杰瑞未能充分考虑后线治疗对OS的干扰程度。值得一提的是,非小细胞肺癌包括多个PD-(L)1抗体在内的后线治疗选择增多,使得肺癌的mOS得到显著差异的难度提高了很多。不过,由于目前的随访时间是19个月,随着同时阻断PD-L1和CTLA-4靶点带来的OS增益逐渐显著,KN046组仍然存在逆袭的可能。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也没有建议研究终止,而是继续进行并进一步收集后续的OS数据直至最终OS分析。KN046这项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开展的III期研究的结果最终如何,大家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。

 

退一万步讲,即便KN046在这项适应症上的III期研究失败了,也不代表KN046这个创新双抗失败了,毕竟强如K药、O药也不是每一项适应症都能开发成功,KN046在胰腺癌上的III期研究结果还可以再继续保持期待。这就是FIC项目会“让人欢喜让人忧”的地方。

 

如何降低散发创新的风险?

 

对于创新药的开发,既要有高创新性又要有高成功率通常很难两全,这中间是要有一个平衡,或者说能100%确保开发成功的创新药项目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属性以及市场竞争力。像KN046这样一个高度创新的项目,其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的成败尚未定论,但对于行业已经可以算是“开发创新药有风险”的一个示例。大家都知道,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是散发的,如果是押宝于单个产品或单个技术的孤注一掷式创新,遭遇失败的时候往往也就是“灭顶之灾”,若能够建立组合创新策略,也会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。

 

再以康宁杰瑞为例,KN046也是其整体组合式创新策略的一个构成。康宁杰瑞目前共有6款创新药产品进入临床阶段,除了已经通过外部合作成功开发上市的首创皮下注射PD-L1药物KN035外,KN046、KN026和JSKN003都是极具创新性且竞争力的产品。

 

 

KN046(erfonrilimab)也就是前文提到的PD-L1/CTLA-4双特异性抗体,可以同时阻断PD-L1和CTLA-4,并能靶向呈递至肿瘤微环境,从而有效降低非肿瘤组织的药物暴露。该产品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重大肿瘤适应症患者以及PD-(L)1经治或响应不充分的患者。

 

 

 

KN046进度最快的适应症是针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(III期KN046-301研究)和胰腺癌(III期KN046-303研究)。如果说非小细胞肺癌是肿瘤药企业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胰腺癌几乎相当于临床需求远未被满足的“荒芜之地”,一线治疗方案至今仍然为AG方案(吉西他滨+紫杉醇白蛋白)或FOLFIRINOX方案(奥沙利铂+伊立替康+氟尿嘧啶+亚叶酸),生物靶向药临床研究在此领域取得的成功也是凤毛麟角。KN046的胰腺癌II期研究(KN046-IST-04)获得了不错的疗效数据,客观缓解率(ORR)较AG方案历史数据提高一倍(47.9% VS. 23.0%)。目前,KN046-303研究已按计划完成受试者入组,康宁杰瑞也预计于今年Q4分析和读出OS数据。

 

 

KN026(anbenitamab)是一款靶向HER2的双抗,可以同时阻断HER2的表位II和IV,发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。目前,全球仅两款HER2双抗产品进入III期阶段,另一款为zanidatamab(百济神州/Jazz)。二者虽为同类竞品,但首发适应症有所不同,KN026率先出击一线HER2阳性乳腺癌和二线HER2阳性胃癌,而zanidatamab则先攻一线HER2阳性胃癌和后线HER2阳性胆道癌。

 

 

在一线HER2阳性乳腺癌中,KN026同样取得了积极的II期研究(KN026-201)结果。KN026组患者ORR高达76.4%,与“双妥”组合接近,且PFS超过了25个月,比“双妥”组合中国试验数据延长了8个月以上(非头对头)。近日,康宁杰瑞/石药已获批开展KN026头对头“双妥”组合的III期临床,值得期待。KN026联合化疗二线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注册性III期临床(KN026-001)也正在顺利进行中。此外,KN026可与KN046联用产生协同效果,该组合的疗效已经在II期研究(KN026-203)中得到了验证。因此,KN026有望成为乳腺癌首款双抗或者胃癌首个生物靶向治疗二线方案。

 

 

JSKN003是康宁杰瑞在HER2赛道布局的一款双抗ADC产品。DS-8201目前在HER2 ADC赛道建立了碾压般的优势,所以康宁杰瑞在技术路线上选择了差异化打法。康宁杰瑞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,JSKN003对标的是DS-8201,已在多个药效学模型中显示出可比性,并且可以覆盖HER2高中低表达群体。另外,JSKN003采用了康宁杰瑞专有的一酶两步糖基定点偶联技术,相比于基于马来酰亚胺-迈克尔反应得到的偶联物,血清稳定性更高。

 

 

目前,JSKN003正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开展I期临床试验,澳洲试验已爬坡至6.3mg/kg,现阶段的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良好。康宁杰瑞计划通过小样本临床试验快速推进JSKN003的上市,力争今年年底启动其注册性临床。这条路如果真的走通了,也许康宁杰瑞会迎来“破圈”的新机会。

 

通过以上3款产品的介绍可以看到,康宁杰瑞在产品开发上并不是单点创新的思路,而是基于其生物药研发平台建立的组合创新策略,包括单域抗体、双抗、双抗ADC等药品技术形式和差异化适应症选择等。康宁杰瑞创始人徐霆博士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:“康宁杰瑞要做有技术壁垒和真正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。正是基于这一初心,康宁杰瑞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创新产品。”

 

来源于网站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