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information
分类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5-25 访问量:574
5月15日,华东医药宣布其小分子GLP-1 受体激动剂在美获批开展针对成人 2 型糖尿病的 I 期临床试验。
近期诺和诺德公布2023 Q1财报,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药物总计销额约42.23亿美元,其中减肥药Wegovy销额约6.7亿美元,同比大涨225%。
5月5日,恒瑞GLP-1R/GIPR新药获批减重临床。
2月和4月,礼来替尔泊肽的中国减重III期和全球III期相继成功,有望今年获批,针对降糖的药物mounjaro放量显著,远超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。
目前在降糖和减重领域GLP-1R靶向药已占据了半壁江山,同时GLP-1R、GCGR、GIPR、FGF21 双靶点和多靶点药物也纷纷入场。
靶点简述
GLP-1
胰高血糖素样肽-1 (Glucagon-like peptide-1, GLP-1)是肠L细胞在营养消耗后释放的一种含30个氨基酸的肽激素。它存在于胰腺β细胞以及心脏、肾脏、肺、胃肠道和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中。
受体GLP-1R包含130个氨基酸长的细胞外结构域(ECD),该结构域结合GLP-1的C末端螺旋部分,启动了肽受体的相互作用。GLP-1的N末端部分与受体的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外环更加紧密作用,进而稳定GLP-1R的活性构象以触发细胞内信号激活。
GLP-1肽激动剂与GLP-1R相互作用模式[2]
胰腺β细胞中,GLP-1R激活后通过Gs蛋白促进cAMP的产生进而促进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。
GLP-1/GLP-1R信号通路
GIPR
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(GIP)是由位于小肠近端的K细胞分泌的。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人类GIP分泌的有效刺激物。
其受体GIP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超家族的B1亚家族,由胞外N端,7个跨膜结构域以及胞内C端构成。
GIPR结合配体后,通过与Gsα结合,诱导腺苷酸环化酶活化,增加细胞质中的cAMP水平,随后cAMP产量的增加导致PKA的调节亚基从催化亚基中分离,然后转移到细胞核促进CREB磷酸化,导致GH表达增加和细胞增殖。
GIPR介导的信号通路
GCGR
胰高血糖素受体(GCGR)也属于B类GPCRs家族的一员,在维持人类的葡萄糖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GCGR主要存在于肝脏。胰高血糖(Glucagon)激活GCGR在体内调节肝脏葡萄糖合成和分解代谢,从而维持体内血糖浓度。在体内,GCGR与配体结合主要通过激活Gs蛋白发挥作用。然而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GCGR还可以与其他类型的G蛋白,如Gi和Gq相互作用,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。
活化的GCGR通过与异三聚体Gs结合,诱导腺苷酸环化酶激活,进而产生cAMP并激活蛋白激酶A (PKA),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加,最终导致体内血糖升高。GCGR/胰高血糖素还激活了另一种信号通路,即通过耦合Gq增加第二信使IP3和Ca2+。
FGF21
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(FGF21)与FGF19和FGF23一起是FGF超家族的内分泌成员。肝脏是FGF21产生的主要部位。此外,肝外组织,如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也表达FGF21。
在2005年一项早期的研究报道中,FGF21被发现是一种有效的代谢调节因子。它的代谢活性包括刺激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摄取,阻断转基因动物的肥胖性发育以及抑制高血糖症和高脂血症。FGF21首次被提倡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型、有效的治疗策略。
FGF21对靶细胞的作用需要FGFRs和β-Klotho,当两者结合时,FGF21会刺激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,从而导致体重下降。
但由于天然FGF21分子量小,易聚集及C端不稳定等特性,导致其半衰期短暂,体内生物利用度低,大规模工业生产困难,严重制约其成药性。
竞争格局
上市产品
在降糖市场,多款GLP-1R降糖药在国内及全球获批,是全球市场上除胰岛素外市场规模最大的降糖药,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。同时,周制剂产品对每日注射剂型的替代趋势愈发明显。
已上市GLP-1R药物
GLP-1R/GCGR
GLP-1R/GIPR
GIPR/GLP-1R/GCGR
从市场情况来看,GLP-1R市场仍然是礼来和诺和诺德两大巨头的竞争,2022年礼来度拉糖肽销额74.4亿美元,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降糖和减肥领域销额共109.42亿美元,实现反超。礼来替尔泊肽自去年上市放量显著,且随着后续8种适应症的扩展,有望超越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。此外,从在研情况来看,多款在研降糖和减重药物也已表现出比较亮眼的数据。
来源于网站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国家医保部门从多个方面考虑到参保人员的利益,进而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,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。
2020年-2025年,因新品上市以及患癌人数不断增加,因此从市场规模也随之上升。根据头豹研究院整理,ADC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有望达到74 亿元,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达到292亿元人民币,2024-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5.71%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公告显示,2020年各类传播途径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,其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29.4%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12.9%。因此,全球,包括中国在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额呈下降趋势。
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政策的完善,渐冻症治疗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