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information
分类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5-26 访问量:523
日前,IQVIA人类数据科学研究所(IQVIA Institute for Human Data Science)发布了名为Global Oncology Trends 2023的研究报告。这款报告不但对全球肿瘤学研发管线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,而且也揭示了抗癌新药给患者带来的真实获益。
新治疗模式加速增长,PD-1/PD-L1热度降低
2022年启动的肿瘤学临床试验数目仍然维持在历史最高点,与2017年相比增加29%。其中57%的临床试验针对实体瘤,56%的临床试验针对罕见肿瘤。
比如,抗体偶联药物在2000年首次获批之后,目前已有15款获批新药靶向12个靶点。研发管线中在研ADC的靶点更为广泛(76个),其中HER2(28个在研项目),CLDN18(14)和Trop-2(12)是实体瘤在研ADC的常见靶点。
目前已有7款双特异性抗体获批治疗癌症,在研管线中的双特异性抗体超过130款,其中67%用于治疗实体瘤。随着双特异性抗体开发的进展,三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治疗模式也开始涌现。
在新一代生物疗法方面,2022年,194款疗法用于治疗血液癌症,是10年前的10倍以上。254款疗法用于治疗实体瘤。其中CAR-T细胞疗法和CAR-自然杀伤(NK)细胞疗法占治疗血液癌症的新一代生物疗法的74%。同时,细胞疗法正在向实体瘤进军,多款CAR-T疗法用于治疗胃癌、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和肝癌。
在2022年,接近250项临床试验启动评估CAR-T疗法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作用。虽然治疗血液癌症的CAR-T疗法仍然占多数,治疗实体瘤的CAR-T疗法比例正在上升。
mRNA新冠疫苗的成功让mRNA癌症疫苗也获得更多关注。自2017年以来,mRNA癌症疫苗的研发项目已经增长超过一倍,主要聚焦于实体瘤。目前的临床试验主要在检验mRNA癌症疫苗作为单药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的效果。
▲肿瘤学mRNA疫苗开发一览(图片来源:IQVIA官网)
创新来源多元化和全球化
创新是驱动新药开发的重要引擎。IQVIA的报告显示,肿瘤学领域的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。2022年,新兴生物医药公司(EBP)的肿瘤学研发管线占总数的71%,显著高于10年前的45%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而且,在2022年获批的10款包含新活性成分(new active substances,NAS)的抗癌药物中,7款来自新兴生物医药公司。此外,这些公司不但启动创新抗癌疗法的研究,也越来越具有独立将这些创新疗法推动上市的能力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而且,在2022年获批的10款包含新活性成分(new active substances,NAS)的抗癌药物中,7款来自新兴生物医药公司。此外,这些公司不但启动创新抗癌疗法的研究,也越来越具有独立将这些创新疗法推动上市的能力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在全球范围内,超过1000家公司和接近50家学术和研究机构参与临床期肿瘤学研发管线的研究。研发管线的地域分布展现出全球化的趋势,其中,总部在中国的公司开发的在研产品占比达到23%,中国公司的肿瘤学研发管线在过去5年里翻了3倍以上,显示了它们在推动全球创新产品问世方面的贡献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创新疗法改变患者生活
创新抗癌疗法的问世在过去10年里给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。IQVIA的报告总结了8大类给患者带来显著获益的创新疗法。其中包括PD-1/PD-L1抑制剂,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合成致死疗法,以及CDK4/6抑制剂,BTK抑制剂等多项靶向疗法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,虽然转移性患者数目仍然在增多,但是2022年患者治疗方案(patient treatment regimens)的总数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,这可能是因为创新疗法让更多患者获得缓解并且缓解持续时间延长。转移性NSCLC的治疗模式在过去3年中也产生了显著变化。PD-1/PD-L1单药治疗方案比例显著下降,基于PD-1/PD-L1的组合疗法比例上升,创新靶向疗法(比如新一代EGFR、ALK和KRAS抑制剂)的使用比例也显著上升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过去10年里,创新疗法的问世显著改善了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性。一线疗法的中位持续时间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7倍以上。对一线疗法产生应答的患者比例也从10年前的29%上升到2022年的81%。这些数据显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创新靶向疗法变革NSCLC患者生活的潜力。
在妇科癌症方面,免疫疗法和PARP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这些癌症的治疗模式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、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。PARP抑制剂已经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支柱之一。
图片来源:IQVIA官网
来源于网站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国家医保部门从多个方面考虑到参保人员的利益,进而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,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。
2020年-2025年,因新品上市以及患癌人数不断增加,因此从市场规模也随之上升。根据头豹研究院整理,ADC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有望达到74 亿元,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达到292亿元人民币,2024-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5.71%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公告显示,2020年各类传播途径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,其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29.4%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12.9%。因此,全球,包括中国在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额呈下降趋势。
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政策的完善,渐冻症治疗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